從溫哥華駕車要兩小時才到,今天不是周末,交通很暢通,我一直以為在雪人,天氣突然會下降,豈料天氣仍然頗為溫暖,可能還是在低地,所以一邊走,一邊看見融雪,令地下都很濕。朋友早已買了票,內容其實包括全程無限任搭登山纜車和吊船(Gondola),即是坐上去雙腳懸空那種,那邊還有一些刺激玩意,如zipline、高空滑梯等,朋友雖然想玩,但我拒絕了,可能年紀大,覺得自己承受不了那些離心力,不想「貼錢買難受」。
所以全天的活動,都是坐Gondola或纜車,不停上山落山,直到離開。
| 一路上已看到美麗的雪山 |
| Whistler的中心地區 |
| 雪山下的越野單車徑 |
| 先乘搭登山纜車 |
| 開始看見雪山 |
| 從第一個叫Blackcomb的山俯瞰 |
| 纜車只能載上半山,要再上山便要坐吊車 |
| 第一次坐有點可怕,雙腳就在空中吊住,但坐多了感到麻木 |
| 在更高的地方望下去,感覺更美,遠處的雪山也看到很清楚 |
| 對於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雪山的人來說,雪山實在百看不厭 |
| 步向這個石台,其實這用來做什麼呢? |
在這個石台拍完照後,有一段小插曲,就是在石台後,我們看見有不少人走過對面山,而雖然本該是一條短短的路,但滿佈積雪,可能太久沒溜冰忘了溜冰的感覺,還以為過對面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,我也只是穿上一對普通的行山鞋,朋友說時遲那時快便已起行,我本想拒絕但後來還是試行了,豈料中伏,一路上即便平路都已滑到不行,最可怕是我的身邊便是懸崖,而路中間亦沒有任何扶手,所以即使一條小小的暗斜,我也感到無法跨過,最恐怖的是如果稍一不慎,便會在沒有裝備的情況自行滑坡,但看到身邊的途人,甚至小孩都輕鬆地走,這讓我有更大的壓力,但路已走了三分一,想回頭亦甚為艱難,於是我選擇在那個暗斜位慢慢滑回平路,途中有熱心途人扶住我,驚險地回到起點。
終於明白為何上雪山要有特別裝備,而我亦被嚇破膽了,再也不敢在積雪的地上亂走。
| 繼續到處在雪山附近散步 |
| 通往對面山的纜車 |
| 真.滑雪場,不過夏天是沒有人來滑雪的 |
| 在啟程往另一山頭時,我們等了半小時,就是想坐這個玻璃廂座的纜車,望向車底也能看到風景 |
| 可惜就只是一個車廂中間的小角有玻璃底,感覺非常中伏 |
| 其實雪山到處都差不多,上了另一座Whistler山後,決定就躲在餐廳休息 |
| 據聞可以坐直升機遊雪山,可是我們沒有如此富貴 |
我們就在這雪山,流連到大約四時多便離開了,因為不停看雪山,開始有點審美疲勞,再回到Whistler地面感到天氣頗熱,還是趕快離開了,在差不到回到溫哥華時,有點擠塞,最終好像七時才回到Richmond,然後再和朋友太太一起到漁人碼頭吃壽司。
| 勞動過後吃的東西,總是格外滋味大的,即使感覺上和香港看到的分別不大 |
| 總是覺得外地的刺身魚生會更加新鮮的 |
| 今晚的光顧的壽司店 |
一如以往,吃完晚飯,天仍是光的,所以要回去繼續看電視到天黑,在加拿大生活,其實真的可以很無聊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