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7日星期日

台東(二)︰台東好行一天遊(小野柳、三仙台)

我們先在民宿好好享受美味營養早餐,便開始今天的台東好行遊了,其實原來有一張「台灣好行東部海岸線」一天遊的全日券,才台幣299元,只是時間上要抓得相當緊,因為一天只有五班次,不過我們有時間觀念極重的朋友,不太擔心會遲到趕不到車。


民宿營養早餐

我們坐10:01的班次

東部海岸線套票

第一站,我們先到一個叫「小野柳」的地方,台東是海岸地區,自不然會有很多海岸的地貌,不過遊後發覺跟台北的野柳差很遠,沒有「明星」石頭外,石頭的形狀也沒有很特別的形態,規模也很細,可以到此一遊,但不要期望太高。

一圖看完小野柳的景點

地上滿佈這類蜂窩岩地形


典型海蝕平台地貌

這些已是最特別的蕈狀岩

之後我們到下一站富岡漁港吃午餐,我們從小野柳漫步到那邊,大約廿多分鐘左右,朋友已選定了一家海鮮餐廳了。


充滿熱帶氣息的富岡漁港

我們今次「特選」的餐廳


我點了生魚片,另也點了雞、燒魷魚,也另有一些炒菜,我本人最愛是生魚片,燒魷魚裡面仍有墨汁,朋友都說很新鮮很喜愛,我卻不太喜歡墨汁那種味,似是有點腥腥的。整體來說,這餐尚可的,不過不失。

反而最重點是漁港另一邊,有一間美娥海產餐廳,也是區內很有名的餐廳(不過我不知為什麼不來這家吃飯,反正我是跟 : ),這裡的椰奶是頗有名的,我們買了一瓶兩個人分享,果然非常鮮甜解渴,沒有很膩的感覺,絕對是消暑妙品,非常推介!


美娥海產



一支椰奶是相當大瓶,必須要與人分享
之後我們沿著海岸漫步,原來台東非常有名的綠島就是在富岡漁港的碼頭出發,不過由於快閃,而且本人不會水上活動,所以惟有就此跳過,在碼頭前經過當去了吧,而在這裡,我們等車前往下一景點 - 阿美族民俗中心。

但真正要到的地方並非民俗中心,乃是要先向下步向路口,再到「都歷海灘」,聞說這裡是有天空之鏡的景色,只是我們只有大約45分鐘來回,因我們必須要再乘下一班台東好行線到終站「三仙台」,不容有失;於是我們便加速,本以為跟著Goggle Map可以找到相關的道路,只是不能盡信,起初我們只是找到一堆雜草,後來再走出一點,開始看見一些私家車,再問路過的途人,終於找到都歷海灘的位置,只是不管如何細心欣賞,這個海灘就跟一般的海灘沒有分別,或許時候不對,於是趕快拍幾張照,便再要加速回阿美族民俗中心的車站等車,整個過程相當酷熱,是一項極大的體能鍛鍊。

對我來說,阿美族民俗中心會是我很想參觀的地方,只可惜時間不容許了。

阿美族民俗中心入口
民俗中心外圍

這個嘛,就是找很久的都歷海灘

是否會有天空之鏡看? 只知道這個時間來,就是沒有。

公車略有些誤點,所以我們到站時還需等一會,最後我們順利到達最後一個景點 - 三仙台,好消息的是,三仙台是一處免費的景點,再適逢差不多黃昏之時來到,天氣也不太酷熱,光線也算美麗。

在很多年前到台灣,我隨意買了一堆明信片給自己作紀念品帶回香港(現在已不會這樣做了),買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,後來發現其中一張正是三仙台,若今次不來台東也不發現自己一早已「認識」這個地方,於是我便把那張從台灣買來的明信片再次帶回台灣,再在這裡寫明信片給自己,再打一個三仙台的戳印用這裡的郵筒寄給自己,雖然好像有點迂迴,但總覺得完成此舉才沒有辜負這張明信片的價值。

我們進入步道,看到雄偉的三仙台跨海拱橋,也就是三仙台,甚至台東的地標,拱橋的設計是由八個拱橋接駁而成,而真正的三仙台正正就是在橋的對岸,所謂三仙台就是指似有三個頭的小山丘,根據官網,這座拱橋建成高低起伏,目的是避免吉普車能輕易前往那裡,減少大量遊客的湧入,以保育三仙台的自然環境,台灣人的考慮點真的不同。

不過我們走完拱橋後,沒有再前往許願島和三仙台的山丘,除了時間及體力的考慮外,若想好好欣賞三仙台的景色,上去了又怎能好好欣賞呢? 或許,我已相信我已看過了三仙台最美的一面了。

有名的地標三仙台八拱橋

橋上俯視優美海岸


另一角度




滿佈奇石的海岸

真正的三仙台

臨離開前最後一景

我們坐大約六時多的公車回台東市,到了台東市,我們本來打算找一間台式火鍋店,可惜根據網上地址看,那地址已是一個廢墟,於是便隨意到附近的一間三媽臭臭鍋坐下,我點了香茅咖哩鍋,味道和飽肚感都不過不失,不過台式火鍋經常出現的鴨血糕我則不敢吃,不知吃了會否飽肚一點。

晚上,我們到附近的鐵花村散步一會,再強調台東市真的很細,可行的地點不多,鐵花村一帶算是頗為熱鬧,相信明晚有空也會再次到這裡來。

因為明天一早便要出發到鹿野高台,也沒有留得太晚了,今天就此完結。

三媽臭臭鍋

香茅咖哩鍋,白飯要另加錢的

晚上來到鐵花村,有歌手在這裡表演


滿園張燈結綵是鐵花村的特色

以手指吹笛的街頭表演者

這裡似是由貨倉改建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