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海外旅行全停,旅遊焦點圍繞回熟悉的香港,其實一直有個小心願,就是想在香港看看一些生態和奇石,偶然在YAHOO的廣告欄看到有一個機構叫做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,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可以運用「持續進修基金」的生態課程,其中的地質旅遊課程更是我期待已久很想參加的課程,當中最吸引的是六次的戶外考察,就好像參加了六次的本地團一樣,而且這些地方絕大部分都是我住在香港很多年都沒有到過的地方,可以彌補一下無法到外地旅行的缺憾。
第一站的目的地是果洲群島。
遊覽果洲群島是一個期間限定的活動,一般是五月至九月才有團,其餘時間因風浪而難以靠近,所以今次能夠出船實在是難得的體驗。
今次主要在船上看風景,不方便落地,相信疫情期間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了。
在課堂裡得知,香港在遠古遠古時代(估計人類還未出現的時間),香港曾經發生過四次的火山爆發,而第四次是最龐大的一次,就是發生在現時西貢糧船灣的一帶,火山爆發這裡自然就遍佈火山岩,然後冰河時期一到,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,本來以往是海床地帶的火山岩,短時間內因海床退卻而露出水面,這些岩石突如其來接觸冷空氣,迅速冷卻,因為物理現象,岩石以六角型的方式冷卻(但當然也是經過數萬年),而凝結的期間,這一帶再沒有出現火山爆發,於是我們便在這一帶的地區,出現規模甚為龐大的六角柱火山岩的景觀。
另一方面,這裡火山岩屬於酸性的火山岩(請不要問有沒有鹼性),酸性火山岩是因為當中有超過70%的矽質含量,所以凝固後的顏色會較淺色。
而香港便成了世界上其中一處很大規模的六角柱石景觀區,而且以酸性火山岩為主,相比其他國家,例如北愛、冰島,六角柱石都以黑色玄武岩為主,所以比較之下,更顯得香港六角柱石的地質資源的寶貴。
行程先由果洲群島開始,果洲群島由南、北、東果洲組成,屬海岸公園的一部分,所以其實不能上岸,但一路上仍看見有不少遊人上岸行山,而這邊的火山岩,其實相當脆弱,導賞員多番叫我們不好上岸,這裡亦曾發生行山人士誤踏脆弱岩石而墮崖的慘劇,不過我認為在海上看,更能感受六角柱石的壯觀偉大。
 |
| 南北果洲 |
 |
| 佈滿六角柱石的果洲群島 |
 |
| 大炮石 |
 |
| 星羅棋布的群島 |
 |
| 就像被天神狠狠用刀刺了一下的感覺 |
 |
| 不來不知這裡是多麼壯觀 |
 |
| Zoom近一點看六角柱 |
 |
| 北果洲燈塔 |
 |
| 看不厭的壯觀景色 |
 |
| 不知為何遊船沒有帶我們看這個北果洲的地標迴旋梯,很是遺憾,唯有引圖為記 |
除了目不暇給的六角柱石景色之外,原來西貢還有很有名的「四大名洞」,這些洞其實就是以前地理課學過的「海蝕洞」,「海蝕洞」的誕生與岩石因不同原因出現弱線,經常長年的風、水的侵蝕,脆弱的地方崩塌,便形成了洞,而四大名洞的形狀各異,於是被稱之為「四大名洞」。
在吃午飯之前,我們先參觀其中三個,這三個都是位於甕缸群島,分別是沙塘口洞、欖角灣洞、橫洲角洞。
 |
| 位於沙塘口山的沙塘口洞,形狀像字母"A"是這個洞的特色 |
 |
| 曾是操炮區的火石洲 |
順帶一提,火石洲上有一個空難的紀念碑,紀念了1948年一宗空難,一架民航機在濃霧中在這裡墜毀,罹難者其中一個竟是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孫兒,難怪要建一個紀念碑悼念,不過現在很難登島,不知這個紀念碑是怎樣的呢?
 |
| 這個是火石洲的欖灣角洞,又叫關刀洞,很明顯便看到了 |
 |
這是橫洲的橫洲角洞,這個洞是我的最愛,因為真的很像台灣,所以又稱為「小台灣」
|
 |
| 這是伙頭墳洲的晨曦島戒毒中心,原來真的非常遙遠 |
 |
| 我們先在糧船灣洲休息一下,先在這裡吃過午飯 |
 |
| 在糧船灣天后廟參觀一會 |
下午我們繼續欣賞火石洲、吊鐘洲和萬宜東壩一帶的六角柱石地貌,最深刻的是看到山上一個心型的圖案,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。
 |
| 不同角度變化的六角柱石 |
 |
| 神奇的香港之心 |
 |
| 破邊洲與獨木舟 |
 |
| 遠看東壩 |
 |
| 再看香港之心 |
 |
| 這是最後一個洞吊鐘洞,吊鐘洲被稱為「金魚擺尾」,因為從高空望向吊鐘洲的話,就真的看到一條魚擺尾的模樣,只可惜這個角度是怎樣都望不到的,就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洞 |
我們的遊船就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下順利完結行程,個人感覺實在是充實和感動,原來一直我也活在平行時空中,完全不知道一個如此精彩的地質資源就近在咫尺,即使不是很容易到達。再加上導遊的講解,會更明白這個天然資源實在得來不易,是天神賜給香港的禮物。
香港真的是很美麗,實在是非常期待下一次的考察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