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5日星期三

北京(八)︰遊園記(頤和園、圓明園)

今天是最後一天遊京,行程很趕,因把很多大型景點都放進今天去,第一站是先到位於天安門廣場裡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,因這裡是個免費景點。

其實我們是外國人來的,因為我們要到外國人的專櫃,就是在另一端的入口(其實找了很久才知道在哪),用回鄉咭換取免費門票,由於需排隊及四圍找換領門票的位置,所以從進到天安門到成功入場,大約都用了差不多一小時的時間。


幾經辛苦入場,但因博物館太大,時間也相當有限,無可能每個館都參觀,我只給自己一小時多,最終我花了最多時間及最喜歡的,竟是其中一個叫「友好往來  歷史見証」的展館,那裡展出不同國家送給中國的外交禮物,因為每件展品都充分反映出該國家的特色,所以相當精彩;另一個很特別的是非洲雕刻藝術展,因為我相信在非洲很難找到這樣有系統的博物館。對於中國歷史的展覽,反而興趣不大,可能最名貴的,就不在中國這裡。另外還有一個館是有關香港的,看過了,冷笑一下便快速離去。

超長龍的排隊人潮,慶幸秩序尚可,外國人門票就在相片較難位置的那個小入口換領

幾經辛苦終於入到場

這些在中史書看見的容器,這裡當然看到


這裡開始是「友好往來」的展覽,滿佈世界各國的特色外交禮物

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銅浮雕

這個由羅馬尼亞送出玻璃水瓶,我覺得很美麗

分別是北韓及緬甸的禮品

津巴布韋送出的銅造的屏風

另一個展覽︰非洲雕刻藝術展覽

其中這個來自喀麥隆「高人的皇后」,算是很有著很典型的非洲雕刻特徵,把性器官誇大

又看回一些比較中國古代的陶器


要認真看這博物館,一整天都逛不完,也無法為每件展品拍照,我只把的覺得很特別的才放上來了。

逛完博物館,需趕路吃午餐,再到兩個大景點︰頤和園及圓明園,午餐我選最安全,昨天吃過的「餛飩侯」,還是穩陣妥當便算,今次點了抄手及牛肉餅,但天氣太熱,覺得牛肉餅還是太乾,只吃一半便放棄,還是想吃「濕」一點的東西,抄手一如所料的好吃,當然都是要歸功於湯底。

由於擔心不夠飽,我再次走入煙袋斜街,試試梅園的酸奶酪,梅園的名氣沒文宇那樣盛,可能味道始終和文宇有點不同,還是文宇略勝一籌,不過算是在最後一天滿足一下舌頭吧。


餛飩侯內貌,注意這裡無開冷氣的
牛肉餅及抄手
梅園酸奶酪
為避免地鐵轉線之苦,決定繼續善用公車網絡,不過知道這裡應和頤和園有一段很遠的距離,所以策略是嘗試找公車前往地鐵4號線的其他地方,因頤和園站是屬於4號線,在水牌看見這裡有107路公車前往動物園附近,於是便鎖定107路公車,上車後睡了一會,估計約需40分鐘才到達動物園,而到達動物園站後,再坐四個地鐵站便到頤和園的北宮門站了。

頤和園是一個極大極大的園林,在北門進入,先看蘇州街,再上佛香閣,在佛香閣走了很久,發現並沒有路到昆明湖邊,在這裡開始覺得頤和園真的很很很大,離開佛香閣,往昆明湖邊走,坐船渡湖前,到清晏舫參觀一下。

頤和園入口


下去這條蘇州街要收錢的,在橋上拍照就好

位於頤和園中央的佛香閣


轉眼便來到湖邊的「聽驪館」

在這裡可看到滿塘的荷葉


慈禧豪花金錢的其一証據 - 清晏舫
 到了這裡,需付錢渡湖到另一端的「銅牛」,當中會經過昆明湖及最美麗的「十七孔橋」,孔橋果真名不虛傳,配合四周的背景,構成美麗的圖畫;之後的行程︰行橋 - 銅牛 - 玉瀾堂 - 德和殿(關門了),個人覺得銅牛沒有很特別,造型較粗糙,不懂欣賞,應該早點回玉瀾堂那邊觀賞,只可惜過了德和殿的開放時間,而這時發覺時間已不早,已到五時,雖然太陽還未下山,但還有圓明園未去,不想太晚回去,連晚飯也吃不到,故到養雲軒那邊,便急急上山,打算回北宮門站乘地鐵,再次挑戰個人的體力,結果半行半跑需廿分鐘才能成功離開頤和園,這個真是一個巨型景點,易進難出。
昆明湖上回望岸邊佛香閣佛塔

遠望南湖島


美麗的十七孔橋
十七孔橋上

橋上看昆明湖


這班小學生,被一個在鏡頭後的叔叔喝令立正,真的很可憐

不明白在這裡會容許人在這裡放風箏,很危險的。

好像是知春亭,荷葉盛開,很美麗的襯托


玉瀾堂,是慈禧幽禁光緒皇帝的地方

荷塘與佛塔

被認為似靈芝的「青芝岫」巨石

只能在相片窺看慈禧聽曲的「德和殿」

慈禧的寢宮「樂壽堂」

美麗的頤和園長廊

抬頭看才會看到長廊的美妙之處

跑了上山,回望南湖島及十七孔橋

山上的重翠亭
進取的我,完成頤和園後,立即飛奔到地鐵站,多乘兩個站到圓明園,其實入圓明園,只想看看被英法聯軍破壞後的遺跡,感受一下歷史,所以一入園,便立即坐船到遺址公園,不打算再仔細參觀了,從入口到遺址公園,坐船都用了廿分鐘。

終於都進到遺址區,黃昏日落看著這個遺址,別有一番滄桑感,而中史書通常用作英法聯軍的代表照片,位於園區較入的位置,那裡叫「大水法」,走完「大水法」,才覺得真正看過圓明園,而這些歷史的痕跡,傷痛背後,同樣也慨嘆中國人的不爭氣,以前如是,現在也如是,腐敗仍然離不開中國人的世界。


美麗的圓明園入口

走西洋格局的園明園

這裡比較多小橋流水

遊船途徑的地方,佈滿垂柳


開始看看破爛的遺址


別具愴涼感的遺址

萬花陣的迷宮


大水法



看完「大水法」,北京的行程也閉幕了,計劃中要去的地方都去過了,現在最要緊的吃飯。同樣,要離開圓明園,是一個非常任務,因為剛才乘的船已經開了尾班船,要一直步行才能離開,但我看著Goggle Map的GPS,知道要回到最近地鐵站的出口走的路非常遠,心很急,其實晚上打算回旅舍附近的吉野家打邊爐,擔心太晚會關門,雖然已經急步,但總共走了四十分鐘,才能離開這裡,然後要多走十五分鐘,才能到地鐵站,估不到最後一程也是以瘋狂走路完結,好像由太子走路到尖沙咀那樣遠。

然後再由圓明園,需再坐一小時的地鐵才能回到劉家窰,時間才晚上九時,為何今晚突然那樣有趣,刻意要長途跋涉要回來打邊爐? 全因上星期三到步的時候,無意中看到這裡貼了海報說逢星期三打邊爐買一送一,即是用一個人的價錢可以打兩個邊爐,由於這件事實在太興奮,於是趁著最後一天(也是星期三)試試吧! 結果是成功的,我用43元打了兩個邊爐,味道和香港的差不多,所以很賺! 就這樣滿足地,過了在北京的最後一夜。


就是看到這張海報
一人吃兩個邊爐,大滿足!! 
行程總結︰
1. 中國國家博物館規模不少,而且安檢、入場、換票用了很多時間,宜提早一點起程,否則只能走馬看花。

2. 今次學習善用公車路線,頗成功,雖然未能直達要去的地方,但能到同地鐵線的地方,也很有幫助,因為轉線真的會用了很多精力,公車會省卻不少氣力。當然,前提你要能接受沒有冷氣的公車。

3. 頤和園和圓明園的面積龐大,入場費雖不是特別貴,但裡面經常會坐船,是另外收費的。

4. 的確,有人覺得圓明園不值得看,是因為最有名的是那一堆被炸掉了的遺跡,如沒有這些遺跡,圓明園就只是一個很大的公園,個人覺得景色不及頤和園,所以如果真的沒有時間,又不是對感受歷史有特別濃厚的興趣,圓明園其實可以不去,但我有興趣,所以我選擇趕也趕去看。

5. 吉野家的火鍋宴,純屬緣份,不知道這個優惠何時開始,也不知何時會完;不過重要的是,做遊客真的要多觀察,因隨時會有意外驚喜。

重要消費︰

餛飩侯午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23
梅園奶酪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15
107路公車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2
頤和園入場費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30
頤和園船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20
圓明園入場費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10
西洋樓遺址入場費       RMB 15
圓明園船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20
吉野家邊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RMB 43(買一送一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