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選了伊朗作2010年的目的地,其實一開始並無上次想到南非的那股熱情,伊朗並非那種一看就會想去的地方(齋睇相同景的話),但LP和太多的遊客都提到伊朗人對遊客既熱情好客,成了highlight第一位,令我很想一睹其風采,一個好客既民族會是怎樣? 再加上過往的旅程,都較少和當地人互動,但不約而同看見去過的朋友同BLOG都說伊朗人好主動友善,看過好多風景山水,這回不如轉轉角度,看看當地的「人」吧! 這是第一個想去的原因。
之後再看看其他景點,伊朗雖沒有驚艷的自然風景,但她的建築與及別樹一格的文化氣息,獨特的宗教氣質,令我覺得去「冒險」一下又何妨。而且在旅行方面,我是頗有自己一套,別人認為無可能去到既地方,我偏要去揭開神秘面紗,「為左啖氣」,為了証實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地方,鐵定於9月20日至10月6日,進行16日的伊朗之旅。
結果16天之後,我終於安全回來了,不就是一個最好的証據,証明伊朗係一個可以去的地方嗎? 你覺得是否值得去是一回事,問題是不應盲目聽信一般的輿論,有些地方是要親身到過才會知道有何感覺。
我會繼續沿用南非之旅的模式,在適當時寫出旅遊心得,不過其實要逐日逐日寫出旅遊心得好困難,因為城市與城市之間,生活狀況沒有太大分別,有些旅遊心得可以應用在不同日子,所以我會另外加埋食、住、生活的部分,作為旅遊心得的補充。另外,由於每天的支出太散,我亦會在每一天裡記下我所用過的支出讓大家作參考。
好了,是時候出發,在紀錄之餘,我也藉此多去一次伊朗。
不過出發之前,記緊一定要簽証,簽証當天打算只用一個上午辦理便足夠,誰知9月是伊朗的拉馬丹月,在香港的領事館開放時間比正常遲了,而且我要在同一早,立即由灣仔會展的伊朗領事館,撲去中環的印度銀行交717元,如沒有影印護照,還要比多2元一頁的影印費,交完錢立即撲返去交返銀行單,等十日後就有得拎,但要趕急在一個上午完成。簽証當日下午要返工,早知便找天全日假期才悠閒地做。(2010年資料)
而我相信可見的將來,伊朗的簽証費會越來越貴,我發覺網頁的資料已經過時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