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

雲南(怒江/獨龍江)(三)︰艱險我奮進

旅程中的戲肉終於到了,就是闖入獨龍江,尋找獨龍族,天一光了,我們就到附近吃米線,之後就整裝待發,精神依然不夠,實在很不捨得離開自己的床.....

時間到了,總共約有十名乘客,一會兒就要擠上這輛客貨車上


要知道獨龍江公路只是一條窄窄的山路,重型車輛不能用,我也懷疑有膽量上去的司機也不多,所以車也不多;於是乘客趁這個機會,把大量物資一併過運送,除了眾多的背囊外,值得一提是黑色籃子裡的東西,猜猜這是什麼?
答案就是︰一堆小雞


地獄旅程瞬即展開,可能我不夠進取,當我登車的時候大部分的位已經被人坐了,於是我要坐在車尾的中間部分,司機把一張小凳放在這裡,一路上我就坐這張小凳上,當車搖晃時,我坐的小凳也會一起搖晃,而四周除了前面座位後的椅背可以扶住之外,附近也再無扶手,所以接下來大約8小時的車程,我的目的就是要讓我的屁股可以安坐在這小凳上,同時又讓自己能夠保持平衡,於是便需要利用全身的力量,與車的離心力抵抗.....

車子在大約8:00才開車,不多久就駛入獨龍江公路,完成美國之旅後,對公路的長度有點概念,知道其實96公里應不算是一條很長的路,正常來說一般可能2-3小時車程都可以,但由於獨龍江公路彎多路窄,山上濕氣凝聚,雨天更有泥石流及公路塌方的危險,公路邊亦沒有欄杆,一不小心便會飛墮山崖,所以正常的司機一定會開得很慢,於是96公里的路,需大約八小時才會走得完。

車程不久,繞經一個更亭,之前司機叫我們找幾人落車,我想怕被人看見超載,這時我才有一刻可以伸展一下筋骨,之後齊人回到車廂之後,又要繼續「縮骨」;沿路上山時,看到不少工地,原來這裡據聞將會大開發,遲點用3小時左右就進到獨龍江,因為這裡想被打造成為第二個九寨溝,雖然縮著骨真的辛苦,但係我想遲了來的話,看到的只會是俗不可耐的旅遊景點,到處都是標準化的旅遊設施,到時真的後悔,要知道強國發展過的旅遊景點都只會製造破壞.......唉......

一路上山,看到的盡是霧景

這裡是臨近雪山丫口的位置,我們在這裡停下來,看著雄偉的高黎貢山,暢快辦小事
有一輛廢掉的車,相信這裡環境頗為惡劣,車也拋錨了,猶幸今天下的雨已不算大,而且頗為寒冷

我們一會兒就通過這條狹窄的隧道,據說冬季大雪封山,就係會封了這條黑普隧道

原來到了這裡,也已經過了一半的車程,沿途風景偶有佳作,但為了平衡自己根本無心思去欣賞,幾經辛苦才可成功拿出雪芳小蛋糕充饑。不經不覺,已經開始下山了,很開心,到了山腳的時候,有乘客下車,也把黑色籠運走,但可憐的事發生了,裡面的小雞已經全部死掉了,其實雞仔又怎能又上又落又熱又冷,人都會病,何況是雞仔? 真的不明為什麼載貨的人還要冒這個險運上來,但看到這個村民欲哭無淚的無奈樣子,卻深深印在我腦海裡,好像,他的希望已遭破滅了......

獨龍江公路以孔當村為終站,這裡都是獨龍族的村寨,我們就在這裡下車。


規模極細的孔當村,基本上只有一條街,再上就是村寨

一下車就看見一間小學,小朋友對我們都很好奇
看著時間,原來不算太晚,大約是下午3時左右,天公的確造美,還比預期中早,所以肯定不用8小時那樣久,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住,到步看見一間「旅館」,裡面卻無人接待;之後去第二間,這裡說無獨立廁所;最後發現一間在較高的位置,有一間叫「客松旺」(定「旺客松」?)的旅館,似乎較為正路一點,於是上去問,幸好還有房間,還有獨立廁所,當然不能以一般的標準衡量,但最少還有床可睡,有水洗澡都算不錯,不過放棄熱水浴吧,所以想也不用想,決定就住這間,因為這裡還是獨龍江,不是九寨溝,我們沒有選擇。

安頓後,之後的行程就是跟同伴找他的朋友孔先生,我們走了不少泥路才找到村寨,同伴用「半咸半淡」的國語找人,我都懷疑村民到底明不明白.....

看來政府的確有幫村民,這裡已看不到什麼高架屋,要爬梯才能進入的屋,全部是有完整的結構的村屋平房,有水有電,雖然像是少了特色,但對居民來說,始終會是一件好事,他們家家戶戶都掛著粟米,因為粟米就是他們其中一種很主要的食糧。


掛滿粟米
用了一段時間,終於找到孔先生的真正的住所,只是事情並非那樣順利,據他的鄰居講,他似乎是外出工作還未返家,於是我們便在鄰居坐坐,他們拿了粟米招呼我們,但我真的對不起他們,我真的吃不慣他們異常乾身的粟米,吃得相當勉強,下次還有粟米的話還是婉拒,為免浪費別人珍貴的食物。




既然那麼多時間,那就不如四圍拍下可愛的小孩子吧......他們有些仍流著兩淌鼻涕呢!

等到頗悶,不如跟鄰居一家拍下全家福啦,妻子穿上身的是獨龍族的民族衣服 - 獨龍毯,以前看到的照片,族人都是只披上獨龍毯後,裡面是沒有衣服的,到獨龍江我一直都以為仍然是這樣,不過時代變了,他們都和我們一樣穿上一般漢服。



拍完照後,同伴覺得不想呆等,於是試試再找他工作地點,順便他又拿著相片,試圖尋找昔日和他一位很熟悉的獨龍族朋友,於是我們再次出發,過橋到對岸的村寨走走。

在橋上,影一影水流之湍急,與怒江不遑多讓,但水質更為清澈

但後來發覺這條橋日久失修,像是將會斷一樣....

沿路上,同伴看到村民行過,便打聽相中好朋友的消息,基本上我是聽不明白,但最後發現原來他這位好朋友已經英年早逝,好像是因為意外,詳情暫時不知道了。而我們仍繼續前去試試能否找到本來要找的朋友。

我們後來得到附近的一個村民幫助,因知道原本要找的孔姓村民要晚一點回家,於是我們出錢,邀請鄰居為我們煮一餐晚飯,邊吃邊等,我們以40元人民幣成交。於是晚上便試一餐「民族餐」。

沿途看見很多毛毛虫
在獨龍人家中,獨龍毯原來是萬用的,除了用作穿著,還可以用來舖傢俬

簡單的一餐農家菜,平時少吃蛋的我,現在竟然愛不釋手

不過我發現,原來是沒有「獨龍菜」的。

吃完飯之後,等到約晚上8:00,孔先生終於回家了,我們到他家,大家熱熱鬧鬧的,孔先生原來已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叔叔,可是樣子看似六十多歲,似乎這裡生活艱難,孔先生也時常飲酒,我們看見到他的反應好像有些怪,似有些醉酒,朋友跟他叙舊後,承諾明早拍照,他想邀請我們在他家中入住,我們表示因有其他住宿而婉拒了。

經過一天的折騰,其實有時都不太專心他們的對話,回到旅館,洗完澡倒頭便睡。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