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今天坐BART,在16th St. Mission站下車,然後拿著地圖慢慢找。雖然知道這一區有壁畫,但旅遊書所寫的資料比較含糊,只是比較清楚指示一處明顯有壁畫的Women's Building的位置,而其他有壁畫的地方則沒有提及,既然如此,只好碰碰運氣,最少也想找一找 Women's Building上的壁畫。
教堂區跟我之前去過的漁人碼頭的感覺不同,這裡明顯聽到更多西班牙語及看見不少拉丁人聚居,所以不其然一個「雜」字浮現腦海,三藩市的朋友都表示絕少到這區出沒,不知是否因為治安問題? 但的確這裡真的較窮,因為會看見一大片積水無人清理,在三藩市其他地方不曾見過。
| 這條後巷已經有不少壁畫,不過是後巷,不敢久留 |
| 終於找到大名鼎鼎的The Women's Building,大廈外的壁畫果然精彩,壁畫畫了代表不同膚色、宗教的女性,似乎也是一個「種族融和」的宣傳手法 |
實在令人嘆為觀止。據資料所提及,此區還有五、六十幅類似的壁畫,但資料不足及時間不夠,於是決定由另一條路折返,碰運氣看會否再有機會看見壁畫,結果看到不太多;下一站,我是會經過一間叫多洛麗教會(Mission Dolores),這間天主教教堂建於1776年,相對於三藩市的歷史,這間教堂歷史算悠久,而且是三藩市至今唯一仍然完整無缺的建築物。遊客參觀要付US5 「捐獻」。
| 教堂正門,頗典雅的建築 |
| 禮拜堂內貌,看來沒太大特別 |
| 不過戲玉就在這個主教堂中,橙光很迷人,天主教堂的氣氛總是莊嚴得來帶點靈氣 |
| 記載了和印第安人接觸的一塊馬賽克 |
| 據說這裡是少有記載住在加洲的原住印第安人Ohlone人的歷史的地方 |
原來此教堂在我的旅遊書上出現,的確不是一般的教堂,覺得頗值得一遊。到了午飯時間,剛才找壁畫的時候其實看見幾間賣唐餐的餐廳,環境似有點懷舊,像是香港深水埗那種庶民飯的店舖,不過我出身草根,反而覺得頗有親切感。
| 份量很多,可是頗為油膩 |
吃完東西,就是廣東話問路時間,他們說我乘14號巴士再轉車,便可到達金門公園,不過出到去,靈機一觸,想先三藩市有名的同性戀者聚集的卡斯楚區(Castro)一看,於是改坐了33號muni去了,其實一踏進此區,便會看見很多彩虹旗,是這一區的象徵。
| 佈滿彩虹旗的卡斯楚區 |
不過日光日白似乎沒有特別東西看,這裡都是一些未開門的酒吧,而且看見一個穿衣極怪(不穿內衣、只穿風褸)的黑人怪漢,或許這裡晚上才會熱鬧一點吧! 走了一會開始下起毛毛細雨,所以都是決定趕去金門公園的博物館,我坐24號muni,然後在地圖再找一個合適的街口轉乘 5號muni,5號muni就在金門公園門口下車。
| 金門公園是一個相當大的公園,我相信最少有十個香港維園那樣大 |
| 最近門口的是達揚藝術館(De Young Museum),這是一個藝術館,聽說建築物外表會因為氧化而出現不同顏色 |
| 今天De Young有畢加索名畫展覽,另加US15便可參觀,雖然我不太鍾愛藝術,不過為了沾染一些文化氣質,也不介意花些錢進去參觀 |
不過入場時令人相當不解的是,場內不准拍照我明白,但不准用背住背囊,要進去便要用手提著袋,不過我忘記究竟是不准我背著背囊還是完全不准背囊進去了,總之進去之後,要攪一輪工夫先把背囊放locker,才可以進場,真的十萬個不明白。在館裡入場人數頗多,無法每張畫仔細研究,大約有一個概念知道畢加索的抽象程度便足夠,而這時可能真是「飯氣攻心」,人變得相當疲倦,要找個地方坐下打盹才可以繼續走。除畢加索名畫展覽外,固定館藏有一些美國藝術、歐洲藝術甚至非洲藝術都有,我最喜歡是非洲藝術,看完之後,竟然泛起絲絲去非洲的念頭。
| 非洲藝術品一隅 |
但除此之外,其他館藏跟之前行過的Huntington Library、Getty Villa的感覺差不多,見時間也不早,而且興趣一般,並開始出現了「審美疲勞」,所以3:30左右就離開了,一過對面,便是另一個Pass包括的加洲科學館(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),據介紹,它是全球唯一集室內熱帶雨林、天文館、水族館一身的自然科學研究館。
| 加洲科學館 |
| 四層的熱帶雨林館,裡面有四個,不同地區的熱帶雨林的介紹 |
| 綠化的屋頂 - The Living Roof ,圓形的天窗為光源及通風作用,種滿植物的屋頂具有恆溫作用,為一可持續設計 |
| 在太陽能吸光板外,看見整個De Young 的全景 |
走完De Young委實用了不少時間,而我對名畫亦不是特別有興趣,反而科學館(嚴格來說是一個自然館)對我來說有趣得多,但因時間已經頗晚,我是大約15:15入場,而且精神不夠,本來一開始覺得又是水族館(連同今次已是第三回),熱帶雨林(連同今次第二次),覺得有點重覆,以為會悶,但是我發覺這裡的品種有些比較稀有(特別是水族館),而其實綠色天台也很特別,值得參觀,到最後反而覺得有些「相逢恨晚」,到我休息完有力走時,又差不多到關門時間,所以連天文館都參觀不到,略有一點可惜。或許我下次應該改變策略,先到這裡,後再到De Young可能不會那樣浪費時間。
雖然不知何時會再來三藩市,但我相信這個館應該不會消失,相信會機會可以再來,遺憾感不算好大。
現在才下午五時,沒理由那麼早便走,這裡其實頗接近海邊,而這個海邊有一塊「海豹岩」,相信會是看日落的好地方。我再坐5號Muni 直達總站太平洋海灘,車程也只是大約15分鐘便到了。
時間接駁得相當好,朋友太太致電說可以放工,我看完日落亦都不浪費時間,我立即回去巴士總站,乘坐38號muni回downtown,幸好很快有車,巴士途經小東京附近,朋友亦在那邊附近,我們就在這裡接應一同回家,就此完結品味三藩市之旅。
雖然不知何時會再來三藩市,但我相信這個館應該不會消失,相信會機會可以再來,遺憾感不算好大。
現在才下午五時,沒理由那麼早便走,這裡其實頗接近海邊,而這個海邊有一塊「海豹岩」,相信會是看日落的好地方。我再坐5號Muni 直達總站太平洋海灘,車程也只是大約15分鐘便到了。
| 太平洋海灘亦是金門公園的盡頭,在這裡會看見幾座荷蘭風車,是否用來裝飾呢? 用途實在不詳. |
| 親吻太平洋沙灘 |
| 呢舊雲,我幻想著是一頭飛鳥,又或是一隻很自由的小鴨 |
| 在這裡吹了一會海風,之後我向高地上的小建築物前進,回望海灘 |
| 這是高地上的小建築物,叫做Cliff House,現在只有一些貴價餐廳,連公廁都沒有,似乎我這個窮遊客上錯來了 |
| 海豹石與海鷗,浪濤不時拍打海豹石,濺起大量水花,甚為壯觀 |
| 好,在Cliff House的後面都找到望海望日落的地方,剛剛到這裡就是六點,正值日落,很美哩! |
時間接駁得相當好,朋友太太致電說可以放工,我看完日落亦都不浪費時間,我立即回去巴士總站,乘坐38號muni回downtown,幸好很快有車,巴士途經小東京附近,朋友亦在那邊附近,我們就在這裡接應一同回家,就此完結品味三藩市之旅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