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

雲南(怒江/獨龍江)(四)︰獨江獵奇

承諾了早上到孔先生家中拍照,於是我們很早起床,為了不耽誤他的工作,我們早上7:45便再次到他的家拜候,可惜我們沒有耽誤他的工作卻耽誤他的睡眠,要勞煩鄰居把他拍醒,其實農村的人沒有強烈的時間觀念,要跟他們拍照亦不是想拍就可拍,又需要待他們完全準備好,所以弄到九時才可以跟他們拍照。



家家戶戶都養豬

鄰居看到相機,都非常興奮,尤其是這部大機

終於等到了,孔先生一家都穿著獨龍毯/民族服裝合照

跟他們拍完照後,我們就要趕路到另一村寨蕭旺當村,有前行的路上,亦即昨天曾經經過河的對岸,突然被我發現傳聞中的紋面婆婆,她高調的在屋外探頭四圍望,同伴卻竟只上前問路,他完全發現不到,看清楚後便赫然發現她就在背後,婆婆當然不輕易被人隨便拍,因為一直以來,如果在這裡要和紋面婦女拍照,必要盛惠50元,來保障她們的肖像權,但這婆婆竟然開價100,因為一人五十,我們見這是公價,決定成交,同伴問了她許多關於紋面的問題,婆婆身邊的年青人做翻譯(不知跟婆婆是什麼關係),不過他常常支吾以對,我不知他是否在想拍照就拍照,為什麼問如此多問題,好像不想多答,拍完之後,婆婆用不純正的國語,表示要加價至150,似乎因為我們問得她太多東西了,她還說日本電視台曾來採訪,她是開價500,整件事突然變得很商業化,也許過去她們紋面紋得太痛苦,於是現在要賺錢賺盡,來彌補心靈的創傷? 還是實在被太多遊客騷擾要自保? 因為據周先生那本書所言,很多婦女其實都很不喜歡紋面,因為她們都覺得紋面很醜,聽聞是害怕被其他族人搶走,但她們卻要付出一生的代價;另外,紋面婦人的數目亦只會越來越少,因為現在已不會再紋面,當時2002年,周先生就找到最少58名紋面婦人在世,而家相信只會越來越少,彌足珍貴,過了二、三十年後,或許紋面婦人或會從此絕跡,要找她們可能會到博物館看舊照了,所以,婆婆「獅子開大口」,最終我們也無奈接受。


走在村中,不時看見婦女在織製獨龍毯

她就是我們第一次見的紋面婆婆,名字我忘記了,但好像是一個中國名字(獨龍族人的名字和中國名字是不同的)

過了紋面婆婆的家,再多走約半小時,過了橋,就到了一個叫做蕭旺當的村落,同伴要探的朋友其實已因意外過世,可是一場來到,他嘗試找他這位朋友的鄰居,了解一下該朋友親人的下落。

過了這條橋,對面就是蕭旺當村

終於找到了,要走上滑腳的泥路才到,其實這戶鄰居不是跟同伴太熟,雖然他們都願意招呼我們,不過他們都比較內歛,反應頗慢,而全場有一位年青的女村民幫我們做翻譯。


今次的屋主為我們預備了栗子及蛋,沒有預備粟米

比較無聊,拿了他們打獵用的弓弩來玩

在這裡閒聊,談著談著就是幾小時,我們找到那位朋友的年老母親,後來他們還一起悼念這位朋友,但我沒有去,反而站在山邊呼吸清新但濕潤的獨龍江空氣,同時感到獨龍江此地生活困苦,死亡是如此的容易,交通實在太不便,有什麼事都很難救,醫療配套欠佳,所以獨龍族一直都難以壯大。

回望蕭旺當村

離開蕭旺當村後,時間尚早,於是打算找一找孔當的教堂。怒江另一個很特別的地方,就是這裡竟由天主教/基督教所同化,所以怒江的民族如怒族、傈僳族、獨龍族等,所以他們若不是信傳統宗教,就是信基督教,這得歸功於幾個世紀前宣教士的功勞,於是到處都是教堂,很有親切感哩! 


我們回到孔當時,看見工人不停搬運車軚,最後連小孩都要一起搬運,相當危險。


就在此時,有一個工人搬東西時,我們看到他在我們身旁突然天旋地轉,突然暈低掉下坑裡,相當驚嚇,他跌下去之後就突然醒了,其他工人說不需要理會他,究竟是否搬得太辛苦? 希望他無事啦.....

一路上,我們問村民,教會在那裡,有個阿姐指向這裡,我們走下去,才知道這只是個醫院

醫院的後面就是獨龍江,在無意之中,竟讓我們發現了獨龍江非常有名的「恐怖藤網橋」,終於找到了! 很開心。

恐怖藤網橋真身

大家看看這條橋就知有多恐怖....但是村民都習以為常,藝高人膽大地揹著柴堆走過都面不改容。

由於很想成為勇者,我決定踏上木板,拍下這幅「沙龍」,這得多謝同伴用他的菲林相機幫我拍

但是踩下第二塊木板,就已經覺得異常恐怖,總覺得這些木板溶溶爛爛,所以沙龍照完畢,就極速上岸去,難得同伴多次進出也面不改容。我們在此地流連了一會,都仍然不知教堂在哪,在這裡拍完照,就回去,這時有村民叫我們一直再行,見到一道鐵橋過對面岸,再走回頭路,噢......原來教堂就在對面岸,所以原來沒有被騙,不過因為這條藤橋實在太恐怖,寧願走遠行另一條橋,我們終於看到鐵橋再回頭走十五分鐘左右,終於看見這座小茅屋,就是孔當的教堂了,今天教堂無人看守,門也沒有鎖,我們就走進去欣賞一下。

小茅屋教會

簡陋的內部,我坐在這裡吹一會涼,雖然落後,但聽著淙淙流水聲,看著鮮艷的絲帶,我在想,教會不一定是在華麗的教堂裡,外表不是最緊要,最重要的是那份親切感和家的感覺,很喜歡這裡,坐得很舒服

竟然看到獨龍族用傈僳文寫的聖經,很可愛的字母!

一個小小的地方,原來都看到很多東西,今天估不到收獲如此豐富,又看見紋面婆婆、藤網橋及教會。最後,我們附近一間餐館叫了一些小菜,簡簡單單,也感到非常美味!!


明天要再深入上游龍元地區,很緊張,因為完全不知明天會怎樣,希望不會無命回來吧! 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